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首页>最新资讯>正文

第二届民办学校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论坛在新英才学校成功举办

作者:新英才 时间:2023/5/19 10:44:14 点击数: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5月18日,第二届民办学校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市新英才学校隆重举行。

 

 

 


本届论坛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人工智能与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承办,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

 

 

来自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顺义区教育委员会、新英才教育集团、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大讯飞、枫叶教育集团、顺义区侨联的领导和代表等出席论坛并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两百名校长、老师、教育专家学者以及科技企业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炙手可热,各大高校响应国家战略,纷纷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然而在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方兴未艾,AI+教育的丰富内涵和无限可能尚待打开。如何让人工智能不只是表面点缀,而是成为教育有机体的一部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更好的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本届论坛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的四位领导出席了本次论坛,他们分别是:第十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常委会副秘书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李连宁先生;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贾伟先生;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人工智能与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教授;以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龚国银先生。

 

 


李连宁会长首先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李会长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凭借强大的数据采集与综合分析能力为教育赋能,正不断带来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他认为,在培养学生人工智能基本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在人工智能应用上的道德伦理教育和必要的技术上的控制。此外,还要利用人工智能来提供更加系统全面、更加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推动教育资源的优质化和均衡化,为所有人提供更加包容、更加公平的机会,包括边远地区的学生,残疾学生以及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随后,本次论坛的协办方,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创始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思国博士发表致辞。

 

 


任博士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一代信息科学技术,正以挑战我们极限的迭代速度推动全球进入下一个文明时代。为落实我国制定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实现伟大复兴,培养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素养是核心。在过去的四年里,未来基因主办、运营和支撑了各类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推广活动,参与人次累计有上千万。由未来基因组织的师资培训和开发的课程直接或间接惠及全国30多个省市1.6万所学校的近百万学生。

 

新英才教育集团总裁、厦门英才学校执行校长付晓秋女士代表承办方致辞。

 

 


对于「民办学校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论坛」连续两届在新英才学校举办,付晓秋总裁表示非常荣幸。她指出,新英才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持续融合和深度培养。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新英才强化资金投入,添置先进设备,优化课程开发,打造专业的师资团队,通过高端引领、项目驱动来培育创新人才,以科学发展来强化推进特色育人的办学初心。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人工智能与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教授做了题为《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的报告。

 

 


郑教授指出,当前中小学的科学课特别需要在探究实验能力之上叠加数字素养,因为探究的工具和过程全部和信息技术结合了。郑教授以北师大在八一小学的教学实验为例,利用自主开发的「数字化实验系统」,他们将科学课和数字信息科技两门课融合。郑教授的团队分析梳理了一到九年级的课标,把所有的科学课实验进行重新研究和组合,将两门课共同所能够承载的一些实验进行设计,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能逐渐习得数字技术的基础知识技能。郑教授认为,一些学科(例如数据技术)其实没有年龄限制,信息数据技术的普及教育其实可以往前提。美国在去年发布了芯片法案,其中提出要让微电子方面的知识提早进入中小学课堂。作为参考,我们国家也应该将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技术融入到中小学的课程里。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教师何雨泽博士做了课例分享《智能手机支持下的微项目教学实践》。他介绍,运用团队所开发的Labmate手机科学APP,学生可以把智能手机运用到科学探究中去,当他们在生活中任何一个地方、看到或想到任何想研究的问题时,就可以随时拿出手机来作为实验工具进行研究。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人工智能与教育专委会的副理事长单位科大讯飞也做了主题报告。科大讯飞研究院副院长巩捷甫以《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及相关成果应用分享》为题,介绍了最新发布的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他表示,认知大模型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有语言理解知识问答的功能和多元检索能力,可以辅助老师进行多元信息搜索和学科教学设计,且教学设计的差异化可以达到75%,还可以进行包括作文在内的作业修改。运用星火认知大模型,每位老师都像是拥有了一位专属教学助手。

 

 


北京市教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创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于晓雅博士随后做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报告。

 

于博士指出,我们以往的人工智能教学中停留在机器学习、智能感知与人机交互。ChatGPT席卷全球,说明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自然语言理解。但目前在中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关于真正的自然语言的理解,对知识的理解,是现存的难点。她认为,我们要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现有的教学资源都用到课程中,人工智能课程要依据从感知到表示与推理,再到机器学习,再到人机交互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来建设。

 

东道主、承办方北京市新英才学校也分享了自身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信息科技课程体系构建。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信息中心副主任鲁家钰介绍说,新英才学校构建了围绕基础常规课、拓展选修课、个性辅导课三大课程定位的课程体系,既满足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需求,又深广兼顾,科学分级,对于能力突出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辅导与支持。学校也要求老师每年都要设计实施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特色单元。他举了个例子:一个目前在读的七年级学生观察到强光下没有影子的现象,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个“无影灯”APP,这样的发现问题--探究原理--模拟重现的过程,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的理解。该作品也获得了2023年苹果开发者大会(WWDC)全球优胜奖,这名学生也是今年获奖的年龄最小的选手。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剑桥国际中心信息部主任崔政对新英才学校云平台做了详细介绍,他表示在云平台的建设上主要有五大要素:数字联通、数字管理、数字评价、数字化学习及数字化教学。随后,崔主任在现场演示了学校的云平台,让与会者直观地感受到这所民办名校在信息化、智能化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当天,新英才学校还展示了数学、英语、体育和信息科学四堂「AI融合教学应用观摩课」。

 

「AI融合教学」之英语课——文化差异之案例解构

作为未来文化交流的使者,学生们在面对全球多元文化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冲突与问题时,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明白要以什么要的态度看待问题,如何解决现实中的文化冲突。这不仅对于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有着实际意义,而且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批判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也得到了提升加强。

 

利用新英才云平台,本堂课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又通过讨论的方式思考了潜在的问题,最后以探究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多元文化。结尾的案例分析又将理论投入到实际当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落实。

 

 

 


「AI融合教学」之数学课——立体学习「平均数」

统计领域的教学不仅着眼于使学生能够进行事物分类、绘制统计图表、计算平均数,更要关注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切实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本节课借助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平均数概念,感受数据分析的作用,在交流中思考,在质疑中探究,在发现中感悟,使学生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能力和习惯。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以游戏化教学为依托,从知识的源头本质开始,通过不断制造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对平均数更深入更立体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平均数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对数据分析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AI融合教学」之信息课——探索大语言模型

大语言模型(LLM)是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被誉为人工智能创作(AIGC)的基石,诸如ChatGPT等AI技术背后正是大语言模型的功劳。

 

在这节“探索大语言模型”的课上,学生不但体验了如何使用大语言模型来创作诗歌,并且还通过一个文字接龙的小游戏,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最终,同学们通过调整代码中的参数训练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语言模型」,揭开了AI的神秘面纱。

 

 


「AI融合教学」之体育课——AI智慧体育课堂

以往传统的50米快速跑教学,教师计算成绩只能靠手动计时。现在利用智慧工具,各类数据直接体现在平板上,每位学生都能实时准确知晓自己的运动成绩。不仅如此,平板端还会显示每位学生的心率,这样体育教师就能更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出运动建议。

 

通过这些大数据统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个性化指导」,从而让学生们的运动方式、强度和心率更加合理,也提高他们锻炼的有效性。这样的「AI体育课」,不仅可以将体育教学过程数字化,可视化,还能实现体育教学的「因材施教」。

 

 

 


论坛圆满结束后,与会者应邀参观了「节令·融趣」新英才第四届学生科学艺术展,新英才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和探索实践让与会嘉宾赞赏不已。

 

 


论坛当晚,与会来宾共同观看了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建校十五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谷建芬新学堂歌教学成果专场演出,分享新英才的喜悦与荣光。

 

图片
图片

 


扫描图片二维码,获取演出精美照片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Email: principal@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c@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1302001395 京ICP备09059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