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众所周知,美术界作画有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叫做“留白”,就是有意识地在绘画的布局上、创作的细微处留下“空白”,在突出表现主题的前提下,为欣赏者留下很多想象和遐思的空间。这种绘画艺术上的阴晴圆缺极具“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意味。
显然,绘画艺术中的“留白”对于我们做教育是十分有启发价值的。“山欲高,尽出则不高,水欲远,尽出则不远”的绘画境界,告诉我们教育不可穷尽,更不可做到极致,否则,便走不远,做不好。
“留白”是一种思想
教育的一大功能是引导和启发,这种功能是基于学生“先天的美德”而言(苏格拉底语),先天没有,如何启发?所以,教育中引导和启发是有条件的,这就是“留白”的理由,并且教育从来都不是灌输和填充的过程,而是永远存在“空白”的,既然如此,保持教育的这种“空白”,为何不可呢?“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经常体现在我们教育的细微处,这是“留白”思想带来的美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那么,毫无疑问,“留白”的艺术就是给学生留下“激励、唤醒和鼓舞”的最好礼物。
“留白”是一种智慧
画者尚且知道在绘画布局和细微处留白,何况我们这些做教育的人?有意识的“留白”体现的正是教育人的智慧。给学生留下空间,就是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创造,这是多么有价值的教育。
曾经看过一个老师上刺绣课,课的主题是绣荷花。只看见老师分给每个学生针线后就叫学生自己绣了。既无范本,又无要求。第二天,学生拿出来的作品真是五花八门,各具风格,有很像的,也有不像的。有取名的,也有不取名,老师一边点评一边提问学生为何要绣成这样,学生自圆其说后都给予了表扬。这是老师“留白”的智慧。因为留白,才会绣出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荷花,试想,如果那位老师就把他自己的作品拿出来挂在黑板上,学生就会依样画葫芦,还会有如此多的美妙作品吗?
事实上,很多有智慧的老师,都把“留白”当成是自己教学艺术的必备素养。
“留白”是一种情怀
教育过程中,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尽量的多学习知识、多掌握本领,这也是为师的共同愿望。但是,实现这一愿望的路径却是千差万别的,有些老师就是一门心思、禅精竭虑的灌输和压制,生怕讲掉了,说少了。可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减少讲授,走进合作”(《教育社会化》)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最佳途径,而结果是都不愿意给学生“留白”,以为灌输和填满就会提高质量,殊不知,这种充满火药味的教育会适得其反。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死千人”,把教育做得血淋淋的,显然,这是没有人文情怀的表现。“留白”给学生,可以让学生想象,这是一种教育的情怀,“留白”给自己,可以让自己反思,这是生活的一种惬意。
“留白”是一种气度
做教育,我们都在努力、都在想办法。但是,试图把自己的教育做到极致却是一种狭隘的想法。因为没有什么事可以完美无缺,就如没有人是完人一样。教育中的一些“无为”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孩子的分数我们就是没法提高、有些孩子的行为就是不容易纠正得过来、有些孩子的能力和本事也不是能在学校就会掌握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也只是矫情而已,这是教育的无赖。
但是,我们也不可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和懈怠,反而应该沉静下来,细思量,用心、用情、用智慧,相信任何问题,在时间的面前,都不是问题。
做教育应该给自己留余地,不要一来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要一谈教育就是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为学生未来负责,我们的教育没有那样的效果,即便是一种理想的教育,也不可能都把学生的未来大包大揽起来的。
认识到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和“空白”处,反而会让我们更加明白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步伐,做教育既要有云淡风轻的心态,更要有兢兢业业的精神,这,才是做教育一种的气度。
文章来源:新校长传媒 作者: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 张克运
幼儿园(总园)|幼儿园·龙湾园|小学部|AP国际中心|剑桥国际中心|汉语中心|艺体中心|研究中心|招生网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幼儿园:010-80413005 小学:010-80413007 中学:010-80413006 剑桥:010-80413008 汉语中心:010-80413036
Email: xzyx@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京ICP备09059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