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美文

习惯培养首页>家庭教育>亲子美文> 习惯培养>正文

当你为孩子的坏习惯头疼时,不妨试试这7招

作者:新英才 时间:2016/1/26 12:55:00 点击数:

  我们平时常常看到孩子身上的许多毛病:懒惰、依赖性强、不懂礼貌、任性、乱花钱、学习不专心等等,总有大人跟在后面说,有些父母有心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毛病,可就是不见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教育中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表不治里,没有把劲使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上,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想要纠正错误行为,最好的方法不是惩罚,而是训练孩子主动养成好的行为。


  哲学家说,“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习惯,也是一样。单纯地惩罚错误的行为并不能斩草除根,因为当正确的行为只有一种的时候,错误的行为却不止一种,遏制了其中的一种,还会有另一种错误行为冒出来。你只有让孩子清楚明白地知道什么是对的,ta才可能按照你想的去做。


  对于年幼懵懂的孩子们来说,如果不得不在尝试了各种错误的行为之后,才有机会明白什么是对的,未免也太辛苦了。


  我们希望孩子按照我们所想的去养成好习惯,就该明白地示范给孩子看,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在示范之后,我们自己也要以身作则,这对于孩子形成“原则”的概念是很有必要的。


  在孩子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家长的榜样力量十分重要。家长若能妥善利用家庭教育的机会,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往往事半功倍。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从“小”做起最重要,也就是从小时候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在孩子小的时候,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会令孩子终身受益。从长远来看,这个基础打好了,比孩子学知识、学特长对他一生的作用更大,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原则已经谈完了,在具体的情境中,可采取以下七种方法:


  1、表扬鼓励法。如,家人吃水果时,孩子主动将大苹果让给长辈吃,家长要及时予以肯定,表扬鼓励,久而久之,孩子尊老爱幼的美德将得到形成与巩固。

  2、示范法。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如教育孩子洗手帕,家长可示范手帕的全过程,让孩子去模仿、学习,以此巩固孩子爱清洁、爱劳动的行为习惯。


  3、练习法。如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学会快速穿脱衣服,成人可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与孩子一起反复练习穿脱衣服,系鞋带等。


  4、随机教育法。如带孩子去公园玩,突然看见一位老奶奶被路上的香蕉皮滑倒,应鼓励孩子立刻扶起老奶奶,并随机教育孩子,不要随便丢果皮,要把果皮放在果皮箱内,并让孩子反复实践几次。


  5、暗示法。孩子易受暗示,要充分运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及时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如见一位小朋友不小心跌倒了,可用暗示法提醒孩子:“小朋友摔倒了,该怎么办?”用来提示孩子主动帮助他人。


  6、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强化良好行为。可通过讲故事、唱歌表演、诗朗诵、演童话剧等来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如,表演童话剧《小熊拔牙》,就可以教育孩子养成坚持早晚刷牙的习惯。


  7、家庭教育和幼儿园

 

  教育应一致。孩子在幼儿园得到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家长应予以了解,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园教育脱节,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例如,幼儿园正在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家长就不要再溺爱孩子,孩子力所能及的劳动,就不要包办代替了。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养成。由于孩子年龄小,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转移,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后,如不及时强化巩固,仍容易产生行为反复。因此,父母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时,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切不可“前紧后松”,在出现反复时,要有耐心去坚持,要有信心,不要轻易放弃,不然很容易前功尽弃。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Email: principal@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1302001395 京ICP备09059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