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光阴飞逝,来到新英才学校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已经有800多个日日夜夜了。在这里我收获了甜蜜的爱情,收获了温暖的友情,收获了单纯的师生情,感恩我的师傅,感恩数学组这个温暖的团队,感恩我的搭班班主任和老师们,感恩太多的人,带给了我无私的关怀、帮助和鼓励。作为一名新手型教师,我迷茫过、无助过、痛苦过,但也逐渐收获着、成长着、成熟着。正式带班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为出发点,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落脚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切实达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学生学力的目的。回望成长历程,主要概括为下述方面:
一、重视习惯养成,细节长抓不懈
苏格拉底曾说过:“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校服。”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行动,而是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低年级孩子而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渐迁移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孩子拥有无需别人提醒的自觉是我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培养孩子的认真读题、审题、画关键信息;先认真思考再动笔;认真规范书写;自查;及时订错等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弱化孩子的成绩取向,告诉孩子们考试的真正意义,不会因单纯的成绩好而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对于态度端正、习惯较好的孩子予以重点激励。
二、深入研读教参,精心准备课堂
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能否顺利达成。备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认真研读教参,领会每个环节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思考所宜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二是努力把握学情,了解孩子的已有认知基础,找准孩子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使不同孩子在数学学科都有所收获;三是查找优秀教学案例,结合本班孩子的学情,进行相应的调整,去粗取精,对于一些形式花哨而对学习目标达成无价值的环节予以剔除,在备课环节中多问自己为什么;这个环节是否有必要;四是向办公室高年级教师、组内教师(尤其是孙喜索老师)请教孩子容易出现的思维难点以及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查阅网上的相关教学反思,使自己做到了然于胸;五是精心制作教具和学具,从课题、板书到课堂上所有能够用到的教具和学具,都会提前备好,以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最大化地提升课堂效率。同时,手写每一课时的详案,对每课时进行反思并重构教学。
三、丰富教学手段,维持学习兴趣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对待课堂我始终葆有敬畏之心。吴曼丽老师曾经说过:“用昨天的教法去教今天的孩子,会耽误孩子的明天。”因此,怎么教是我重点考虑的问题。结合低年级孩子们注意力不够集中,又比较好动的性格和认知特点,我会在课堂中设计让学生动起来的环节,孩子能说的给孩子机会去表达,学生能讲的给孩子机会去讲解。在一年级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学习中,我引导孩子们将身体语言与加减法之间建立联系,孩子们理解的比较透彻;同时,努力寻找超脑麦斯与国家课程的融合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悟;并借助数字炸弹、串一串、画一画、说一说、找朋友、摘苹果等方式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同时,根据孩子的生成,及时捕捉有效的教育资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能力。由于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每节课尽可能高效利用时间,做到讲练结合,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切实落地。
四、认真批改作业,精心书写评语
作业是孩子努力的成果,凝结着孩子的心力,因此,我很尊重孩子的作业,认真、规范批改,并采用小贴画鼓励措施。孩子作业如有突出的表现,会及时就具体的点书写评语;同时如果孩子的作业中暴露出问题,也会就孩子的问题给出提示和指导建议,帮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知道如何解决。值得欣慰的是,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培养,绝大部分孩子结合自查表订错习惯养成情况较好。但是,习惯养成依然任重而道远。
五、总结经验不足,积淀教学反思
“经验+反思=成长”。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学习必不可少,但有效的教学反思尤为关键。每堂课,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学环节的完善,学生资源的生成,课堂习题的问题暴露等方面出发,省视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及对重难点把握的偏颇,从而二次重建课堂。每节课结束及时书写反思,因为迸发出的灵感稍纵即逝。这两年时间里,我加大了自己的阅读量,广泛涉猎教育类、文学类书籍,主动去听有经验教师的课,希望通过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经验的丰厚,教学反思的沉淀,使自己尽快实现由新手型教师向成熟型教师的顺利转变。
两年的工作与学习,有收获,有成长,当然也有不足。相较于两年前的自己,多了一份自信与从容,能够正确面对由于经验匮乏所带来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路径。赫尔巴特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陶行知老先生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德育的渗透,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既做孩子的经师,也做孩子的人师,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为孩子渗透踏实的做事和做人态度,同时与孩子之间努力构建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教学的点滴起,积淀理论、经验和方法,只为在不久的将来,遇到更好的自己,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并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Email: principal@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1302001395 京ICP备09059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