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首页>最新资讯>正文

千年的叩问——走进河南寻根励志之旅

作者:AP国际中心 时间:2016/7/7 10:01:00 点击数:

“叩问千古,励志寻根”之洛阳、登封篇
 
  
  一本行前册,一颗寻根心,七月四日清晨,带着我们在老师指导下精心设计的行前册,怀揣着对祖先足迹的膜拜与好奇,我们开启了这堂别样的大课——“千年的叩问——走进河南寻根励志之旅”。



  七月四日晚,我们到达了河南省洛阳市,针对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学校特邀了洛阳地区的历史专家为我们做了“洛阳﹒龙门”主题讲座。两个小时的精彩讲解,让我们忘却了旅途的疲倦;行前册上密密麻麻的笔迹,填满了我们知识的行囊;结束时热烈的掌声,预示着我们明天的精彩。


 

 

   在开往景点的大巴上,我们的小导游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内容丰富,有模有样,同学们的掌声和专注的表情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河图——龙门石窟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龙门石窟,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仰望这尊面部丰满圆润,双眉弯如新月,笑意微露,双耳垂肩,圆融和谐,安详自在,睿智慈祥的佛像,令人敬而不惧。石窟脚下,是我们探寻的步伐,行前册上的字字句句,表达我们对文化的渴求。

  





  

  香山寻幽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掩映绿树丛中的这“龙门第一寺”~香山寺,加之与“香山居士”白居易的渊源,不能不令人神往。但那近似直立的,望不到头的台阶,在炎炎夏日登上去确实是很大的考验。但我们还是登上去了。哈哈,给自己一个“赞!”


 

 




  世外白园

 

  白园坐落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 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白居易的晚年就是在白园度过的,他在这里生活了16年,一直到生命的终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分吹又生”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剂突出刀枪鸣”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耳熟能详的这些诗句,站在白园的诗廊里再次读出,不禁生出别样感觉。

 




  洛阳寻宝

 

  洛阳城,作为十三朝帝都,虽然特色建筑都在战火中毁于一旦,但是她的文化却脉脉相传没有被人遗忘。洛阳博物馆的的外观是按照“国之重器-鼎的”样子所建,是洛阳市的文化地标。同学们带着各自的任务进入了博物馆,跟随讲解员开始寻找五件镇馆之宝的活动,分别是夏代乳钉纹铜爵、曹魏白玉杯、东汉石辟邪、唐三彩黑釉马和金丝楠木塔。洛阳博物馆的“寻宝”提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一上午的紧张劳累在这里演化成了探寻的热情和成功后的喜悦。


  






  白马寻佛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方寺院,为中国第一古刹。释迦牟尼拈花微笑,迦叶会心了意。佛典如山,其间无数沟壑,历尽劫难的白马寺,虽不可复见天竺旧状,我们却还能循着这历史的足迹,依稀勾勒出佛教入华时的景象。大佛殿中的观音倒坐,“问观音何以倒坐,叹世人不可回头”带给我们太多慨叹。





  浪里觅珠

 

  小浪底坝拦天水,英才学子游中学。小浪底水利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大坝、泄洪排沙系统、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同学们亲手绘制出河流地貌(凹岸与凸岸)的示意图。我们的理化生老师齐上阵,引领同学们共同交流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出小浪底水利工程的作用图。小浪底工程地质情况复杂,水沙条件特殊,技术难题多,是世界坝工史上极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同学们从水位差、流速、叶轮机转动、电流等方面去研究小浪底能量转化过程。大家变成了实地动手的科考小专家。





  分享收获

 

  三天的寻根之旅让我们收获颇丰,课堂从北京搬到洛阳,又搬到登封,在龙门,在香山,在白园,在少林寺,在书院......处处留下我们探秘寻根的足迹,每天晚间的分享成为我们的固定栏目,大家争相诉说着自己一天的收获和心得,行前册上的笔迹,就是我们行走的见证。



 

   

  附:北京市心英才学校关校长寄语。

 

  千年的叩问——新英才学子河南文化之源寻根励志之旅寄语:

 

《从这里出发》

   —— 关林峰

 

  “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

 

  

  这是三千年前周人笔下的世界观。三千年后,这句话已然超越了它的地理意义,隐匿在《周礼》之中,向我们低语着祖先出发的圣地和先哲智慧的源头。
 
  殷商卜者创造“豫”字的时候,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是一头魁梧的象。豫,本意为“象之大者”,“豫象虽大,不害于物,故宽大舒缓之义取此字”。三千年前的河南一带气候湿润,植被茂密,多有大象分布。我们的文明便诞生于这片黄河边的沃土之上。
 
  诚然,这个星球上的沃土何其之多,中华文明也曾经是后进者 -- 大陆另一边的小亚细亚有着更为先进的上古器物文明,他们的冶铁与城市,甚至早于我们的祖先拾起青铜。然而,尼罗河两岸早已没有了法老的后人,希腊的光芒在战争中飘散,两河文明只剩废墟下无法释读的文字--五千年来,当其他的上古文明不知所终,只有我们还拥有祖先姓氏,读着祖先的书,用着祖先创造的文字,不曾断流。
       
  答案在哪里?
 
  我想答案便藏在这片土地之中。“豫”。“宽大舒缓,不害于物”,商人造字之时也许不会意识到,自己笔下的“象之大者”,成为了这片土地三千年不变的名字,更是似乎与后世华夏先哲们的精神世界与价值准则遥相呼应。商王笃信鬼神天命,周人却相信“天命无常,惟德是辅”。取而代之之后,先有周公兴正礼乐,以礼治国;再有后世贤哲,从道法自然到内圣外王,从<诗><书><礼><乐>到儒家学派,将道德和礼教牢牢置于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之中。
 
  何谓华夏?“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民族始于这样一个崇尚礼乐道德的精神共同体,在数千年的艰难曲折中,面对无数的天灾人祸、异族入侵却越发强韧,如同薪尽火传,祖先逝去,精神留存。而河南,“九州之中”,便是华夏民族精神脉络的发源之地。从殷墟的甲骨,到文王的羑里,从六朝古都的变迁到龙门石窟的隽永,从岳飞的民族大义红旗渠的奋斗精神,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这个民族的萌发与繁盛,挫折与强韧。
 
  这个先祖出发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来。         

 
  因为历史的答案,便是未来的路。 
    
  从这里出发吧,走向民族复兴的未来!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Email: principal@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1302001395 京ICP备09059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