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多知 ,作者王上
“英语老师在教研层面使用AIGC工具的频率最高”
本文来源 | 多知
当大众都在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对教育的影响时,学校已经行动起来。
跨学科项目老师带着学生用AIGC做学校地图桌游,英语老师在AIGC的帮助下备课和授课,生物和信息科技老师合作一起带着学生用训练AI模型,用以识别植物……这是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正在探索的事情,数字与科学中心EdTech跨学科小组组长魏一然正在深入参与其中。
魏一然曾在美国范德堡大学读研究生,在创新学校做过老师,还在腾讯做过教育产品经理,而今在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的工作内容似乎是为她量身订做的——以AIGC为切入点,做教师培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做新的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魏一然感触颇多,她在接受多知访谈时提到:“我没想到的是,学生们对AIGC的认知和理解有天壤之别,有部分学生对ChatGPT等工具几乎一无所知,很难提出好问题;但有小部分学生熟稔各种AI工具,比老师都懂。”
对于目前的进展,魏一然说:“学校领导层非常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鼓励老师们大胆探寻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工具,也给了很大的自由空间。整体而言,我们还在探索的初级阶段,但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01
特色课程最容易用新方式,如何用AIGC设计一款桌游?
在特色课程等创新课程中,天然有融入AIGC的环境。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是一所十五年一贯制的国际化学校,小学有课后服务特色课程,课程丰富多样。学校新开设了一门叫“AI创作家”的小学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希望学生们能用AIGC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学年,参与“AI创作家”的12个五、六年级的学生,将在AI的帮助下设计一款实用的桌游。整个桌游从收集用户需求,定义真实问题,设计具体的桌游背景、机制、内容、视觉,到测试,迭代等环节都由学生主导,老师则负责引导和提供帮助。
“我们学校面积很大,新生和访客经常迷路,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提出了这个想法,魏一然表示同意,这个项目就正式启动了。
经过探讨,学生们决定做一款学校地图桌游。这样一来,玩了这款桌游的学生可以知道在哪里上音乐课,体育课,在哪里就餐,在哪里自由活动等,玩了桌游的访客也可以很快了解新英才学校的全貌、特色和历史。
课程中,学生们有时候听魏一然老师讲解人工智能知识,了解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有时候使用学校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苹果电脑自己写prompt,与各种大语言模型对话,在AI对话工具的帮助下进一步了解桌游的概念、玩法和机制。
魏一然还带学生使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旗下的OpenInnoLab(浦育)平台,让学生们使用文生图AI工具生成桌游卡牌背后的图案。此外,学生们还手绘了第一版学校地图,选择了类似飞行棋的地图类桌游游戏机制,梳理好了整个游戏流程。
该小学课程还邀请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吴卓浩教授一起合作。吴卓浩教授是AIGC的专家,在本科生的教学中,也有主题相同的一门课:在AI的帮助下设计一款桌游。于是,吴卓浩教授与魏一然制定了“大学生,小学生同上一节课”的合作方式。大学生来到小学课堂,为小学生讲解AI工具,带小学生试玩他们在用AI工具帮助下设计出来的桌游。小学生们反响热烈,常常问“哥哥姐姐们下次还来不来?”。他们喜欢体验大学生们设计的各种脑洞大开的桌游,也从侧面了解了设计桌游的过程。
第一学期结束时,学生们对人工智能有了初步认识,尝试使用了一些AI工具,也有了一个粗糙版的学校地图桌游,可以说是1.0版本。
本学期的任务是测试并迭代这款桌游,魏一然带学生们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桌游中的配件。使用ChatGPT和Midjourney增强卡牌背面和地图的视觉设计。还带学生们使用Kimi,汇总了AI给出的桌游说明书编写的建议,并用Kimi辅助编写了桌游的使用说明书。
今年文生音乐工具Suno的出现让魏一然眼前一亮,她想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些有关学校的歌曲,然后加入到桌游2.0版本中来。
魏一然从学生身上观察到一些现象,她告诉多知:“我没想到的是,学生们对AIGC的认知和理解有天壤之别,有部分学生对ChatGPT等工具毫不知情,因此提问是很大的问题;但有小部分学生熟稔各种AI工具,比老师都懂。” 大部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还停留在上一代产品,最初提问的时候都是拟人化的,比如学生会问AI‘你是谁啊?你是男的女的?你什么星座?你几岁了?’这样的问题。随着我们介绍AIGC背后的一些原理,学生们慢慢地深入理解了生成式AI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并且能把AI当做工具为我所用了。
比如有学生会问AI ‘人类进化论是怎样的?为什么有人不同意达尔文的观点?’ 有的同学在春游前提问,‘我有50块钱,请你给我计划一次春游要带的便携食物,食物要能从超市买到,钱要花光。把食品和价格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学生们也学会了批判性的看待AI输出的内容,当发现“火腿肠太贵了”时,他们选择上购物网站查询真实的价格进行对比,并推测AI犯错的原因。
魏一然向多知介绍,本学期还会继续引导学生不断迭代这款学校地图桌游,希望最终的桌游产品能为学校社区解决一些难题,增添一些乐趣。
02
“英语老师在教研层面使用AIGC工具的频率最高”
不止是特色课,主课也在逐步融入AIGC工具,比如英语课。
在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的英语课上,魏一然协助初中部的英文老师杨佳欣和刘奕玚,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魏一然发现,对于初中以上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理解能力更强一些,很少出现小学生那种拟人化的提问,但是,在刚刚接触大语言模型对话工具时,他们对AI的理解暂时也比较浅显,缺乏提出好问题的能力,常常不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于是,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和课堂教学效率,在一开始的课程中,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带着学生使用AIGC工具,老师自己使用,但是prompt是由学生们提出,老师做引导。例如,有一节课是研究学校食堂食物浪费的问题,学生们想了解被浪费掉的食物有哪些处理方法,那么刘奕玚老师就带着学生与ChatGPT在控制英文难度的情况下进行对话,了解关于目前常用的食物处理的方法,学生自己去阅读ChatGPT给出的回答。
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学生不认识的单词,刘奕玚老师让ChatGPT生成学生能够懂的英文解释,并给出有上下文的例句,之后形成生词库。然后用AI工具灵活地加工生词,生成各种题目,游戏,或者整篇的文章,帮助学生复习单词,通过多种方法在不同语境中提升对词汇掌握。
在一堂关于社交媒体的英语辩论课上,尝试让学生自主使用AIGC工具做辩论准备。学生用ChatGPT协助头脑风暴,获得更多观点,并且让AI模拟对手,来看看自己的论据论点是否更充分。
在教研层面,英语老师使用AIGC的频率更高。比如备课。魏一然得到的反馈是英语老师杨佳欣喜欢用ChatGPT调整文章的难度,便于分层教学。比如一篇时事热点新闻,虽然内容很好,但初中生读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那么杨佳欣老师会用ChatGPT改写文章的难度,根据CEFR标准,给高层的学生 B1的难度,给低层的学生A2的难度。通过用ChatGPT进行调整,可以很快生成适合不同语言水平的文章。
还有一个场景是,英语老师杨佳欣会直接用目标句式和词汇,添加上适合的主题,让ChatGPT直接生成有关英语阅读理解的练习文章,再根据练习的目标,生成各种类型的阅读题目,例如:主旨大意,寻找细节,根据上下文推测等等。老师会有策略地让AI生成各类型阅读题目,从中挑选适合本班学生的题目,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阅读能力。
03
学生如何训练一个专属的植物分类AI模型?
理科结合AIGC也有一些创新空间。
在北京市新英才有一个跨学科选修课“生化E家”,融合了“生物+化学+工程”。在课上,有一个章节是生物的分类,初中生物老师吴冰讲了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尔后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学校里的植物都有哪些种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方法,比如用手机拍照识别,也可以在植物检索表上去检索。
魏一然找到生物老师吴冰,提到了这个课程创新的可能性。在魏一然的推动下,生物老师吴冰和信息科技老师李萌联合起来,共同出现在教室内给学生授课,探讨如何做一个专门识别植物的工具,对植物进行识别、鉴定及分类。
学生们在学校里收集了很多不同的树叶,然后拿到学校的机房里面拍照。老师们带学生在OpenInnoLab(浦育)里面找到图像分类训练工具,建立了一个植物分类模型,在模型中加入大量的数据集,然后去训练生成一个专属于新英才学校植物分类的模型,最后再用图像化编程去把它套在一个程序里面,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识别工具,学生在校园中点击界面中的按钮即可识别校园植物。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生活体验和学生讨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学生从体验到实践操作,在不进行大量的代码编程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进行AI模型的训练,而且能了解AI模型训练的准确度与数据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可以看到,在各种课程当中,创新空间非常大。魏一然强调,这些创新全部都是老师和学生自主驱动的,学校非常支持老师和学生们拥抱人工智能。
魏一然提到,高中的学生自学能力很强,已经有学生悄悄用ChatGPT做作业。“不想让学生依赖ChatGPT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用起来”。各科老师们正坐在一起讨论如何调整教学设计,并配合表现性评价,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AIGC。
魏一然的工作就是帮助老师们一起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她谈到:“我虽然不是技术背景出身,但是,在腾讯作产品经理的经历让我能更深入的理解产品,当去设计一个课程项目的时候,我能容易get到隐藏在工具背后技术的可行性、限制在哪里,以及这个工具在教学场景怎么更好用、怎么更快上手、适合什么教学方法。同时,因为之前工作的关系,我能接触到产业界不同的教育产品和资讯,能快速得到信息,帮助老师们挑选一些好用的AI工具。我工作的核心是从老师真正的需求出发,以落地为目标,帮助老师迎接技术带来的改变,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最终让学生受益。”
魏一然和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的老师们的探索,展示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无限可能。可以预见,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智能化、高互动以及个性化,学生也将更有创造力。
改变在悄然发生。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Email: principal@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c@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1302001395 京ICP备09059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