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主要内容 |
参考节数 |
一、 团队建设,团队凝聚力 |
1.生涯发展阶段任务与生涯规划; 2.寻找积极力量:生命中的重要事件; 3.寻找积极关系: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
2-4 |
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 |
1.个人的职业价值观; 2.个人的职业兴趣; 3.个人的职业性格; 4.个人的职业能力探索。 |
8-16 |
三、生活角色与生活型态 |
1.各种生活角色内涵 2.工作、家庭和生活角色间的互动关系 3.性别角色与生涯发展 |
3-6 |
四、教育发展与大学学群 |
1.高中学习内涵与生涯发展 2.探索生涯相关资源 3.个人特质与大学学群/学类 |
4-8 |
五、大学生涯与职业选择 |
1.大学学习领域 2.大学学习型态与生活型态 3.科系/职业选择的迷思与澄清 |
3-6 |
六、职业生活与社会需求 |
1.市场变动与人力供需 2.工作世界分析 3.职业生活与工作伦理 |
3-6 |
七、生涯信息与生涯评估 |
1.运用生涯资源统整有效讯息 2.入学通道与个人生涯评估 |
3-6 |
八、决策风格和技巧 |
1.探索/了解个人决策风格 2.运用决策技巧拟定生涯目标 |
2-4 |
九、生涯行动与实践 |
1、拟定行动方案 2、实践行动方案 3、升学及职业选择之模拟和演练 |
6-12 |
一、 教学选材
1、 选择材料时,应注意与新英才学校中小学一贯课程的衔接,注意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2、 生涯规划主轴课分为个人自我的了解与接纳、环境资源的探索与认识、自我与环境间的互动与抉择,依实际需要,选择材料和主题,安排课时和学分
3、 生涯规划有其连续性,无论教材内容还是材料选择,尽量续接中学阶段的档案,深入探讨
4、 有关个人方面的生涯探索,是以个人为主轴:
1) 成长历程和生涯发展:主题除探讨生涯规划与个人生涯发展的关系、强调终身学习理念、引导学生规划生涯的动机外,重点在于探讨“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发展史/背景,包括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生命故事、学习过程,乃至于原生家庭、重要他人的价值观、生态系统在这个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2) “特质和潜能”的重点在透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心理测验或评量,协助学生了解自我所拥有的各方面的特质,包括兴趣、性向、能力、人格特质、价值观念以及决策风格等等;这些特质可能并非全然统整契合,却应先能有所了解与接纳,并作必要的澄清。
3) “生活角色与生活型态”则延续特质的探索,将个人特质与全面性的生活角色做一连结、探讨个人特质与家庭、学习、工作、以及其他外来生活角色的关连,进而在这种连结与实践中,培养宏观与前瞻性的生涯信念与自我观念。
5、 有关环境资源的探索,重点在生活资源的认识与掌握:
1)“教育发展与大学专业”主题在回顾起学习历史,澄清在所经历的教育经验下,对其学习发展现况的影响,进而了解高中的学习内涵,以及高中学习角色与生涯发展的关系,同时能熟悉各种有助个人生涯抉择的相关资源,包括大学入学方案中各种机会的认识等,并将个人特质与大考中心所规划的学科资料相连结。
2)“大学生涯与职业选择”主题在让高中学生了解大学中相关学系组成的学程、乃至续接的学程、未来可能的学习领域,并体会大学学习与生活型态,以及在选择科系、职业上可能产生的冲突与迷思。
3)“职业生活与社会需求”主旨在了解市场变动与人力资源供需情况,以及职场可能的变化,并分析工作世界与有兴趣的职业方向,同时对职业生活与相关的工作伦理做深入的探讨。
6、 有关自我与环境间的互动和抉择,目的在透过实际行动连结个人与环境:
1)“生涯信息与生涯评估”主旨在统整各种生涯信息,掌握生涯助力并化解可能的阻力与冲突,而将个人生涯评估加过逐步落实于高中生涯历程中重要的课题,包括选组、选择入学管道、选填志愿等
2)“决策风格与技巧”的重点在了解并探索个人决策风格,并以适切的决策技巧拟定生涯目标
3)“生涯行动与实践”主旨在根据锁定生涯目标,拟定具体可行之行动方案,并透过模拟演练行动方案实践之过程,同时学习应对各种可能产生的问题,如实践管理、压力调适、生涯转型等
二、 教学方法
1、 生涯规划是实用性学科,
2、 教学评估
进行生涯规划活动,应该协助学生在整个虚席过程中,建立个人生涯档案,对个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有统整的了解与认识,教师可参考档案评估方式与原则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
1) 个人作业部分:以个单元主题习作与生涯访谈报告为主
2) 小组作业部分:以课外任务分配及课堂中表达、分享的参与程度为主
三、 教学资源
包括书刊、测验、影片、光盘、网络资源等等
幼儿园(总园)|幼儿园·龙湾园|小学部|AP国际中心|剑桥国际中心|汉语中心|艺体中心|研究中心|招生网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幼儿园:010-80413005 小学:010-80413007 中学:010-80413006 剑桥:010-80413008 汉语中心:010-80413036
Email: xzyx@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京ICP备09059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