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新英才小学部数学组迎来了一学期一次的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凸显集体备课的成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学科的独特魅力,纵观此次活动,精彩纷呈:
韩艳玲《分类与整理》——巧
一年级的课堂处处透着一个“巧”字。分类思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陌生,因为生活中处处可见,如何让熟悉的内容玩得既有趣又能体现分类思想是一年级教师团队进行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们用灵巧的双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和记录;看到了老师的一张“粉色爱心”卡片的巧妙设计;听到了学生的巧言妙语……孩子们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合作、思考,体现了一年级孩子良好的课堂常规,既有规则意识,又有合作意识,还能将思维过程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表达,孩子们的优秀表现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一年级的小苗苗们在老师的培养下会更加出色。
李延春《轴对称图形》——美
二年级的这节课美在学科融合,概念学习有时候可以从名称(词义)理解开始的,于是有了“称”、“重”、“残”的读音简析、组词与释义,甲骨文的字形、字义辨析,语文元素扑面而来,却用得如此数学!可爱有趣的“乌龟操”有体育教学的影子,花瓶、“残花”、剪纸与美术,电脑绘图与信息技术,交通标志、飞机模型似乎与科学课贴得很紧密……英人怀特海说过“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生活是多样丰富、不分科的,儿童应该在复杂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学习数学,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结合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一节数学课融合了多科元素,不仅充分理解了概念,同时领略了各个学科的美。
郭俊霞《24时计时法》——实
三年级的课堂着重落实了一个 “实” 字,本节课既有概念“24时计时法”的理解,又有方法的渗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三年级组老师们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整堂课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问,实实在在的思考,实实在在的练习,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5个问题串串联起整个课堂,让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能,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真正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张超《图形的运动二》——导
轴对称图形这节课,采用原有的三环节教学模式,“学生自学,教师指导;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教师辅导”。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三个活动层层深入,从画一画,想一想开始,到发现特征,总结方法,最后灵活运用。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教师大胆、开放的教学理念,不仅成就了本节课,也成就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丁顺慧《分数的意义》——研
俗话说的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五年级组的老师们在集体备课时,不仅纵向研究不同学段关于分数的联系,而且横向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于分数意义的诠释,充分尊重孩子的认知起点,设计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单位“1”的含义,制作精美的课件,精心设计的探究单,生活素材的填充,让孩子从多个活动中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刘培福《数学思考》——味
数学课堂要给孩子留下什么?知识?方法还是策略?核心素养落地需要教材,真正以教材中的知识为载体教会孩子一种策略、一种思想、一种方法,才能培养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刘老师的“数学思考”这节课,正是把此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任意12个点,每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12点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学生在动手画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冲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已有学习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经验,学生提出了“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2个点,3个点开始,找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了问题。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富有条理,语言表达清晰完整,讨论真实有效,堪称为有浓厚数学味的一节课。
展示课活动结束后的当天,数学组全体教师齐聚401会议室,进行评课沙龙,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对上课老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促进了每一位老师的成长,此次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优势,老师们在研课的过程中对教材、对学生包括对自己都有了更深刻的分析和了解,不仅给年轻教师做出了模仿的榜样,同时也提高了个人的专业素养。
俗话说的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信数学组的老师们通过努力一定能给孩子们最好的数学教育。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Email: principal@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京ICP备09059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