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首页>辅助栏目>教育资讯>正文

慕课、反慕课、私博课、微课程、微视频,究竟啥区别?

作者:研究中心 时间:2015/7/6 16:50:00 点击数:

 

提起翻转课堂,大家会碰到很多新鲜的词汇:慕课、反慕课、私博课、微课程、微视频---有点晕?究竟啥区别呢?看看下文吧。
1.
慕课
  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把“MOOCs”翻译成慕课(即令人羡慕的课)”一词的是我国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
作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有着众多的类型。高等教育的慕课与基础教育的慕课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在高等教育内,也有诸多的流派。
2.
反慕课
  反慕课(Anti-MOOC)”是奥德丽沃特斯在2013年提出来的。著名的慕课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学者乔治西蒙(George Siemens)说:如果2012是慕课元年,2013将成为反转慕课之年。
  为什么乔治西蒙的看法会突然发生变化?事实上,乔治西蒙是著名的联通主义的倡导者。在《联通主义:数字化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他认为:20年,我们步入了网络时代,技术已经重组了我们的生活交流与学习方式。正规教育不再构成我们学习的主体,非正规学习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部分。在乔治西蒙看来,目前的慕课模式已经远离联通主义教学理念,仍然维系传统的讲课模式。尽管这些视频和发布的内容都是高质量的,但是这种传承方式仍然属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体现西蒙和唐斯所倡导的开放、联通的概念,对此,他十分不满,由此就提出翻转慕课的想法。
3.
私博课
  所谓私博课(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其中“Small”是指学生规模小,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原意为私人的,这里指为特定对象定制的,因而,它对学生入学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进来。华东师范大学开放学院院长祝智庭教授将其译为私播课。其本质是一种小众在线课
  小众在线课程像慕课一样属于免费在线课程,全球学习者都可以申请。但该类课程的申请过程因课程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美国国家安全课程要求学生课外观看视频,一周阅读约75页的文献,如期完成作业,参加由哈佛大学助教组织的各个主题的讨论,并参加在线学生的讨论以及哈佛大学校园学生的讨论。课程结束时,达到课程要求的学生将被授予哈佛在线课程(Harvard X)证书。实验结果显示,接受小众在线课程的学生课程通过率及学业成就要远远高于接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
4.
微课
  微课,即微型课程,它以容量小、内容少而得名。在线微课通常是以微视频的形式出现,因而,有人就把微视频等同于微课,确实,这些概念很容易混淆,所以有必要略作辨析。
  微课作为课程的一个种类,它应当具有课程的基本特征。第一,明确的课程目标或课程标准;第二,确定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一教学内容可以是具有确定结论的知识,也可以是尚未达成共识的某一热点问题;第三,恰当途径的师生交流,这一交流可以是个别讨论,也可以是大众交流等;第四,为深化理解而提供的必要作业与测试等确保学生达成课程目标的教学环节。微课可以是在线的,也可以是不在线的,其受众可以是大规模的,也可以是仅面向少数特定对象的。同样,慕课可以以微课形式出现,也可以以耶鲁大学死亡哲学那样的大型学术讲座形式出现。
5.
微视频
  教学微视频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将知识内容,按照学科逻辑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划分为若干较小知识模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图文声像等要素而创作的学习资源。微视频在时间长度上以5-7分钟为主,甚至更短,最长的一般也不超过10分钟。教学微视频的教学目标明确,知识容量小,因而学生容易掌握,对提升教育质量很有助益。由此可见,微视频是微课实现的重要资源,但绝不是微课的全部。如果有谁把微视频就当作微课的全部,就像给学生发了本教材就以为完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任务一样不靠谱。

               信息来源:摘编自《中小学慕课与翻转课堂模式研究》 

幼儿园(总园)|幼儿园·龙湾园|小学部|AP国际中心|剑桥国际中心|汉语中心|艺体中心|研究中心|招生网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幼儿园:010-80413005   小学:010-80413007   中学:010-80413006 剑桥:010-80413008 汉语中心:010-80413036

Email: xzyx@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京ICP备09059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