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如今,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
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就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国庆”最初的含意
严格来讲,古代是没有“国庆”这一节日的。何谓国庆?国家成立XX年,当然是普天同庆。而古代值得举国欢庆的大事莫过于帝王的登基、婚娶和诞辰之日了。因此那时的皇帝即位、诞辰等庆祝活动,便是等同于如今的国庆了。通常这一天皇帝会大赦天下,赏赐百官,普天同庆、朝野同欢。一般还会举办盛大宴会,歌舞戏曲表演等活动,这也算是“春晚”的鼻祖了吧。
给皇帝过生日,最早始自唐朝,自唐太宗开始。而唐太宗虽说是位对生日相当重视的君主,但他却因考虑到自己的诞生日即母亲的受难日而从未进行过大肆操办。
但到了重孙唐玄宗上任后,情况却发生了改变。
“千秋节”的诞生
唐玄宗可是位“懂得生活”的主儿。起初,有大臣提议将唐玄宗的生日作为国家节日,取名“千秋节”,寓意千秋万代。唐玄宗自然是很喜欢这个创意的,但可惜只有一人举荐,终因缺乏说服力而没被批准。第二年,在满朝文武百官的呼吁下,唐玄宗终于将他的生日八月初五这天定为“千秋节”。生日这天,唐玄宗下令全国休假三天,并在宫中大摆筵席,邀群臣共同饮酒庆祝,莺歌燕舞整座皇宫灯火通明。
千秋节这天,妇女出门前都会在脸上画上各式图案以装饰,花样繁多:妆面内容以“斜红、面靥”为主;涂唇则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于是街头巷口正值妙龄的少女们穿着亮丽的衣服,场面十分吸引眼球。
在千秋节盛行后不久,便改版升级,更名为“天长节”。唐朝的“铁杆粉丝”日本也是在这时漂洋过海把“天长节”带回了国,为明治天皇庆祝生日。
节日来历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
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
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
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
加拿大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节日意义
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幼儿园(总园)|幼儿园·龙湾园|小学部|AP国际中心|剑桥国际中心|汉语中心|艺体中心|研究中心|招生网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幼儿园:010-80413005 小学:010-80413007 中学:010-80413006 剑桥:010-80413008 汉语中心:010-80413036
Email: principal@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京ICP备09059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