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创造

爱与创造首页>爱与创造>爱与创造>正文

让“舞台表演”走进语文课

作者:蓝春 时间:2016/2/24 16:18:00 点击数:


让“舞台表演”走进语文课



教师VS诗人

他,能演,能讲,爱朗诵,爱作诗。他幽默的言语中透出无限的智慧。

学生喜欢他,是因为他真正了解学生,并且让学生成为每一节课的主人,

学生乐此不疲……对学生而言,他的角色更像是朋友而非老师;


落地

目标要落地,而无版本依。

问君何能尔,功到自然成。

数次探究会,悠然茅塞开。

渗透日夕佳,英才学子欢。

此中有真意,还须努力探。



王晓兵老师说:“学习语文首先要学会的是用表达去感染别人。”

谈到语文教学,他认为:“学生的沟通、表达、合作以及创新能力还需要更多更好的课程设计以及日常渗透去培养,这几项能力应该也是语文课的核心培养目标。”了解学生,再去爱学生

就新英才育人目标试点项目和王老师达成一致后,我们就开始了实践的第一步----走进课堂。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是五(三)班的“走进古典名著”的口语交际课。由于想对这个班级了解的更多,所以当时就提早来到了教室。没想到走进教室时就看到了王老师的身影,他正认真地准备下节课的教学课件。王老师热情的和我打了招呼,得知我的想法后,他就主动向我介绍起他们班的学生了,他说:“我们班的学生整体都很活跃,我曾经就给他们总结了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一、课外阅读的风气较浓厚,课外阅读量较大,课外知识相对同龄孩子来讲算是比较丰富的。部分学生对于中外名著、古今经典、童话小说、科幻故事等都很热衷,像郑皓文、王作恒、潘烨等同学,更是嗜好课外阅读,知识面很广。

二、思维灵活,反应敏锐,创造力强。在讨论交流时,他们很喜欢各抒己见,据理力争,而且往往会有非常精彩或者创造性的回答。

三、性格活泼,爱动脑、爱思考,回答问题争先恐后。总体来说,这帮孩子爱说,爱演,爱争论…”说到这里他好像意识到什么,笑了一下说:“不信你瞧,待会要上的这节课他们肯定特别喜欢。因为正好迎合了他们爱创造爱表演的喜好。”“可以看出您很喜欢这帮学生”我顺着王老师的话问了一句。“首先我相信他们”王老师很肯定地回答。

王老师的这番话,让我对接下来的课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走进语文课堂看表演

守时-----从点滴培养

由于本次课的特殊性,王老师特意安排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个课时并没有直接进入教学主题-----课本剧的表演,而是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个过程。上课铃响的时候,学生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有几个学生还在兴致勃勃的边走边谈论着什么事情,有的则开始准备课本、文具等。当学生们基本坐下时,我立刻被班内座位分布的形式吸引了。学生的座位不是传统的前后排,而是分成整齐的六个“方块”,每个“方块中”有5-6名学生相对而坐。

站在讲台上的王老师则不厌其烦地要求学生动作要迅速,他说:“同学们,还记得每次上课前老师对你们说过的人生中很难能可贵的一个精神是什么吗?”学生们很快响应道:“守时!”“既然大家都知道,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呢?”老师这么一说,我看到全班学生很有节奏地一边拍掌一边齐声喊了五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声音刚一落,全班鸦雀无声,学生个个坐的端正、笔挺。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赞许,并且表扬了坐的最端正的一个小组。接着,师生相互行礼,一堂课正式开始了。


沟通与表达---如此引导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了哪些古典名著?”老师的话音刚一落,下面的学生就开始你争我抢的回答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草船借箭”。作为一节课的开始,这个提问已经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借着这股热情,王老师又请学生分别回顾了一下每篇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以及文章结构安排。由于小学生的学龄阶段所限,不同学生的表达和概括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有一个学生在概括“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时,尽管准确,但是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简洁、精炼”的要求。王老师很耐心地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和概括,并且要求这位学生反复尝试,该学生在三次不同的表达之后终于达到了老师的要求。王老师对大家说:“今后同学们就可以体会到,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让别人很容易地就能明白你的意思有多重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达’,我认为能用最简短的语言讲清楚一件事情是一个人最大的能力。”相信这次“刻意的提醒”已经唤醒了学生在概括总结方面的“简洁”意识。


学生小组展示,练习沟通与表达

在此之前,我确实没有想清楚如何给小学生去教授“表达、“沟通”这种字面上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的技能,而王老师如此巧妙地在具体“环境”下融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深深的吸引了我。

继续回到刚才的复习环节中,王老师一边写板书,一边环视着教室。忽然,他走到第一排的一个学生身边小声问道:“怎么不做笔记呢?”学生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了,低头轻声说:“没有带笔”。王老师听后没有责备学生,而是从自己的上衣兜里掏出一支笔递给了这个学生,并且告诉他:“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向周围的同学求助,或者向老师求助。而不是放弃做一件事情。”学生很认真的点点头。我想老师的“这支笔”不仅仅只是用来做笔记的一支笔,而是一种值得学生放在心中的“教诲”。


能动性---将自主权交给学生

理清了每篇文章的前因后果后,老师对大家说:“在进入到我们正式的表演之前,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阅读一下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呢?同时我希望不管接下来谁来为大家读,其余的同学都能认真聆听,这样才能保证你们的表演是成功的。”大家纷纷举手,最后由一位男生为大家进行了洪亮、清楚的朗读。老师还邀请了另一位学生概括了要求中的要点。

关于下节课分组表演的课本剧,老师对大家说:“下节课的表演顺序我们还是按照老方法---抽签决定,每组派代表即可。不过有一点,等会坐姿最端正、纪律最好的小组可以优先抽签。”抽签结束后,有的组欢呼雀跃,大概是抽到了自己喜欢的典故;有的组由于没抽到理想的则显得比较低落。老师意识到了学生的这种反应,及时鼓励大家:“不管大家抽到的是哪篇课文,相信只要大家积极准备一定会带给我们惊喜的。我也同意各组协商交换你们抽到的课文来演。”


合作---从共同学习开始

伴随着思维的飞速跳跃,第一节课很快结束了。我和王老师一起走出教室,我迫不及待地想就学生在课堂的突出表现和王老师进一步分享,王老师笑着说:“这节课还没有完全将他们的优势展现出来,或者说仅仅展现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其他能力需要你进一步去发现,呵呵。”“我确实很期待”。这句话是我由衷的感慨。

“对了,王老师,班里学生的座位一直是这么分布的吗?”我问道。

“对,这样的分布主要为了方便小组合作和讨论,你看到的每个‘方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组,大概有5-6名学生;这个是固定的。因为我们现在的课堂组织形式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的话很多时候都需要他们自行组织讨论和活动。”

“那您感觉这种方式的效果如何呢?”

“孩子们现在很喜欢这样的小组合作,尤其是需要各组比赛的时候,他们内部都会非常团结,积极地思考和准备,有时候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是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所以也不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反正每次我挺愿意看到他们激烈的讨论的,这说明每个人都投入和参与进来了。现在在组织课堂学习和活动时,我基本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学会竞争,更让他们懂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慢慢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老师在学生小组学习中的指导

创造性---搬上讲台的历史剧

第二节课再次踏入五(三)班的教室时,我立刻就被学生带来的各种道具吸引了。看来学生在课下很认真地为这次表演做准备。开始表演之前,老师对大家说:“待会的表演同学们一定要认真观察,这样在我们的点评环节你们才能为别人的表演给出点评。”

第一组演的是《完璧归赵》,该组的学生排成一排走向讲台,道具准备就绪时,准备开始演时,老师插了一句话:“台上的同学先停一下,想想你们忘记了什么?”老师说到这里,台上的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道具,正感觉摸不着头脑时,一位学生忽然说道:“报幕!”大家这才恍然大悟,老师很赞许的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头有尾,既然是表演,就应该有报幕和谢幕。同时下面观看的同学要给予热烈的掌声,这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

果然,在老师的教导下,表演的同学彬彬有礼地向大家行了礼。再看看他们的表演,陈灏凝同学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而那“荆条”则是用塑料薄膜做的,再用一条围巾捆住,非常有趣。而陈畅同学则给蔺相如准备了一张不上朝的请假条,上面写着:“蔺相如因身体不舒服,今日不上朝”,上面盖着赵王的玉玺和医务室的印章,很是滑稽。

我们做好准备,要开始了!


向蔺相如“幽默”的请罪!


Show一下我们给蔺相如大人开的“请假条”。


其中一位学生这样点评:“我觉得他们这组的道具很有创意,表演的也很好。”还有的学生说:“你们演的很投入,也很有幽默感,但是如果在表演过程中能面对观众演就更好了。”如此的点评从一位小学生的口中说出已经很“专业”了。针对这样的点评,老师是怎么回应的呢?老师说:“刚才的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因为他们首先要看到的是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其次才提出自己委婉和中肯的建议。以后希望大家在相处的过程中也能做到这样。”

每个小组都争先恐后地想先上台向大家展示自己准备的成果,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丝毫没有胆怯和退缩,包括道具的展示、人物的出场以及人物的对白,几乎都能做到井井有条。

上节课老师提出的“创新”要求也在本次的表演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印象最深刻的是郭川和朱天健同学扮演的“诸葛亮”和“鲁肃”,他们用了几种方言来表演对话,加上极具创意地“羽毛扇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王涵同学扮演的“赵王”,王作恒扮演的“秦王”,在教室里鼓瑟和击缶,由于道具所限,他们灵活地将“瑟”和“缶”画在黑板上。另一组演“渑池之会”的沈通一同学一人演两个角色,一会儿扮演廉颇,一会儿扮演渑池会上的记录人;而朱天健同学的“军令状”是“画”在黑板上的,“诸葛亮”竟然真的在上面签名了。

先背一会儿台词!


诸葛亮:这个环保的军令状,我喜欢!


我们排兵布阵!


当然还有战利品!


孩子们海阔天空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惊喜,更多的是感动。我不禁在思考:这样的课文如果以严肃的“历史”讲给孩子们听的话,他们能记住的又有多少?而我们所了解的也仅是“历史”,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当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将历史人物的表情、心理勾画出来时,其实正是他们心中那份“理解”的真实体现,我们需要做的就去是欣赏和呵护。这才是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短暂的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整个班级依然沉浸在热闹的氛围内,像经历了一次隆重的演出,每一个学生都很投入。


出品人 /蓝 春       

学术顾问 / 陈玉琨

编委 / 关林峰 李应举  梁勇 李放大 魏庆佳 李莉

责任编辑 / 冯艳皎

策划设计 / 张妮

编辑组 / 黄澍宇 张继 王丽波 赵楠


幼儿园(总园)|幼儿园·龙湾园|小学部|AP国际中心|剑桥国际中心|汉语中心|艺体中心|研究中心|招生网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幼儿园:010-80413005   小学:010-80413007   中学:010-80413006 剑桥:010-80413008 汉语中心:010-80413036

Email: xzyx@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京ICP备09059936号-1